Circle IPO狂熱:穩定幣如何重塑加密貨幣估值及Coinbase大贏

1.05K
Circle IPO狂熱:穩定幣如何重塑加密貨幣估值及Coinbase大贏

震撼華爾街的IPO

當Circle股票首日暴漲180%、次日再漲30%時,連資深加密貨幣玩家都震驚了。160倍的本益比不僅是定價錯誤,更是市場宣告穩定幣已從基礎設施升級為利潤核心。

背後故事:Circle曾嘗試SPAC上市並遭遇關稅問題,卻最終完成可能是2025年最具影響力的IPO。銀行家估值110億美元,市場卻給出400億美元的答案。

Coinbase的隱藏金礦

鮮為人知的是:Circle從USDC賺取的每一美元,有一半通過收入分成流向Coinbase。當分析師糾結於估值倍數時(15倍營收!160倍盈利!),Brian Armstrong的交易所卻享受著零成本的年金式收入。加密世界的真理:分發渠道比發行更重要。

Tether的監管退場策略

隨著《清晰法案》逼近,Tether投下震撼彈:合規可能意味著離開美國市場。他們的算盤?重組1000億美元儲備(比特幣!商業票據!)的成本高過放棄美國用戶。與此同時,擁有國債擔保的Circle成為華府寵兒。教訓:在加密世界西裝化的過程中,乖乖牌才有糖吃。

迷因股悖論

Robot Ventures的Tarun Chitra戲稱:「Circle會是下一個CoreWeave嗎?」兩家公司都具有迷因股特質——稀缺的兆級趨勢代表(CoreWeave代表AI算力,Circle代表穩定幣)。但更勁爆的是:公開市場給Circle的估值約為Visa市值的12%,處理量卻接近(1.2兆vs14兆美元)。要麼大錯特錯,要麼我們正見證準備金銀行的革新。

Michael Saylor點頭認可

MicroStrategy大師開創了將公司國庫作為槓桿加密賭注的先例。如今他的策略像機構傳染病般擴散——從川普媒體到囤積BTC的日本企業。警告:這些「加密控股公司」越來越像2008年的CDO。當Haseeb Qureshi質疑我們是否『給加密穿上傳統金融外衣』時,我的量化模型亮起黃燈。

尾聲:當銀行財團策劃競爭穩定幣、『Plasma』透過ICO2.0在分鐘內募得5億美元時請記住:金融創新速度遠超監管者拼寫『系統性風險』的速度。繫好安全帶。

QuantJester

喜歡22.46K 訂閱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