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股票熱潮:美國市場區塊鏈投資分析

1.59K
加密股票熱潮:美國市場區塊鏈投資分析

當華爾街遇上加密貨幣:代理戰爭升溫

穩定幣新星:Circle的崛起

看著CRCL上市後的走勢,彷彿目睹一場DeFi代幣發行——只是換成了SEC文件而非匿名開發者。Circle從掙扎的P2P平台轉型為市值31億到220億美元的USDC巨頭,證明穩定幣已從加密小眾成長為金融基礎設施。

關鍵點:憑藉GENIUS Act合規性及與Binance到Shopify的合作,Circle不只販售美元代幣——更在打造區塊鏈版SWIFT的基礎建設。不過考慮到Tether的主導地位,分析其估值時我總備好冥想App。

Coinbase:沉默的贏家

當眾人緊盯CRCL暴漲時,我的區塊鏈瀏覽器顯示COIN默默吞噬了USDC 50%的殘餘收益。其Base L2現在擁有50億美元鎖倉量,機構服務管理資產堪比瑞典GDP。專業提示:當交易所開始發行自己的以太坊L2併購入Deribit時,它已不僅僅是交易所了。

MicroStrategy:比特幣庫藏股始祖

MSTR持有的5萬枚BTC宛如史高治·麥克老鴨的金庫——如果他的黃金是用可轉債融資買的。隨著比特幣ETF普及化,Saylor的創舉仍是最純粹(也最危險)的BTC曝險工具。與BTC價格相關系數:0.9;與暴跌時失眠程度的關聯:無法衡量。

模仿者們:從GameStop到DJT

迷因股玩家染上比特幣狂熱是遲早的事。GME在營收下滑時仍撥5億美元配置BTC——這操作就像做空自家公司一樣大膽。而DJT宣布持有25億美元比特幣對市場的影響力,更勝川普任何一篇推文。這些案例證明Michael Saylor創造了華爾街最奇特的網紅經濟。

結論:新資產類別誕生

加密股票正從簡單代理進化成複雜混合體——半是科技股、半是數位資產衍生品。雖然估值已顯泡沫化跡象,但有一件事很明確:傳統金融終於承認區塊鏈是核心基礎設施,而非賭場籌碼。

ByteBuddha

喜歡24.6K 訂閱2.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