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如何悄然主導區塊鏈

897
科技巨頭如何悄然主導區塊鏈

從懷疑到戰略擁抱

五年前,當我在ICO熱潮中首次分析中國科技巨頭的區塊鏈策略時,他們的公關團隊恨不得立刻與之劃清界線。快轉到2024年,中國前50大互聯網公司已有26家設立活躍的區塊鏈部門——其中BAT三家合計持有超過1,100項專利。

轉折點: 2017年的『94禁令』將正規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投機切割後,讓螞蟻集團等企業得以公開部署解決方案。他們的香港與巴基斯坦跨境匯款系統能在數秒內完成傳統需時數天的交易。

三層戰略手冊

  1. 基礎設施戰爭(BAT+3家企業):
  • 開發核心協議需要博士級團隊與逾1億美元預算
  • 例如騰訊的TrustSQL在零當機下處理5萬TPS
  1. BaaS淘金熱(13家公司):
  • IBM啟發的區塊鏈即服務(BaaS)在中國年創23億美元產值
  • 為何?企業客戶願為免接觸加密幣的即插即用方案支付溢價
  1. 消費者應用: 最透明案例:
  • 京東供應鏈追蹤系統(仿冒投訴降37%)
  • 小米WiFi鏈獎勵計畫(800萬+活躍用戶)

中國之外的全球意義

『防火牆效應』:

  • 本土科技巨頭必須創新而非複製西方模式
  • 結果?2018年後專利申請增速較美國同業快400%

進入Web3時代,這些企業將發揮:

既有優勢:

✅ 用戶規模超越多國人口 ✅ 政府背書的數位貨幣 ✅ AI與區塊鏈融合專案(如天貓精靈已採用NFT認證) 諷刺的是,這些中心化巨頭可能最終定義去中心化金融的未來。

ByteBaron

喜歡67.43K 訂閱1.1K